
在大环境影响及燃油摩托车大打价格战的挤压之下,台湾电动摩托车市场自2022年下半至今,不仅没有出现明显的成长,也确定在2023全年销售最好的预测下,顶多只能与2022年持平。即便如此,多家电动摩托车业者表示,在重新整队的这一年,希望可以在三电系统做出更明显差异化,其中自研电池就是目标之一。
目前台湾电动摩托车两大派系分别是以Gogoro为首的PBGN联盟以及光阳的Ionex,而三阳也正在如火如荼地为换电式电动摩托车铺路中,可以预期未来将出现「三国时代」。
其中在电动摩托车发展初期,不少业者为了迅速追赶超趋势,所以加入PBGN联盟,以此运用Gogoro的动力总成、控制器元件、智能系统,再整合自家技术开发出车款。
随着各家技术逐渐成熟,再加上PBGN联盟成员中有部分业者都有造车的背景经验,所以开始希望与Gogoro三电系统脱钩,进而产生差异化。
举例来说,中华汽车旗下eMOVING在8月的EZ-R发表会时公布,其动力系统搭载中华车全新研发的马达。而供应链业者也表示,马达是三电系统中最容易做出改变的部分,但是电池与电源管理等方面就得各凭实力。
据了解,目前电动摩托车换电电池大多采用18600电池,充电则以采用软包电池为主,目前多数电动摩托车业者以自研圆柱形电池为主。而根据业者表示,其中最难的部分还是在材料方面的取得及采用,因为台湾电动摩托车虽然在内需市场具有一定潜力,也不乏厂商积极进攻东南亚市场,但是从订单量来看,话语权还是偏弱,也正因如此,国产电池成为许多厂商眼中的希望。
举例来说,台湾中油于2018年与三阳工业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双方针对电动摩托车开发合作三大主要标的,都与最关键的电池有密切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所研发的电芯目前除了三阳之外,也获得其他电动摩托车业者的认可,显然其在效能与成本方面皆符合需求、并且具有大量采用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富士康也在10月3日宣布,与加拿大固态电池设计制造商Blue Solutions签订MOU,将携手旗下芯量科技针对电动二轮市场共同打造故台电池生态系。
业者表示,以中短期来说,台湾电动摩托车三分天下的局面将愈趋明确,是否会进入百花齐放时代就看国产电池以及各家业者各自爬山的成果。
但对于目前各大业者的积极作为,供应链很是看好,并认为如此可有效促进整体产业发展与共荣,技术的研发与进步将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
此外,台湾智能移动产业协会(SMAT)于9月底发表「运具电动化产业战略报告」,并提出「333政策」建言。对此,经济部长王美花也在日前回应表示,将持续与相关产业沟通,并提出每年新台币1.5亿元补助,促进传统车行转型。
对于民众购车,也已核定4年一期的电动摩托车购置补助,每辆达新台币7,000元,将执行到2026年之后,2024年汰旧换购电动摩托车者,可向中南部4个工业区出售碳权与空污额度,未来初步开放1万辆,但具体时间点与细则尚未定案。
责任编辑:毛履万亿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