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之父”品胜冲击IPO,年营收13.2亿元,八年来几乎零突破
来源:旭日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3-07-17 分享至微信

日期,老牌3C数码消费品牌品胜,递交了招股书,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深交所官网披露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品胜在2022年营收13.2亿元人民币,对比2021年而言几乎是零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品胜20年的发展历程中,这并不是其第一次冲击资本市场,品胜电子曾于2015年作为“3C配件第一股”挂牌新三板,但随后于2017年在新三板终止挂牌。根据当时公布的年报数据,品胜的年营业收入每年均超过了10亿元。

时隔数年,品胜再次冲击主板IPO,从财报数据看,品胜电子近年的经营状况似乎并没有太大长进。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品胜电子分别实现营收11.42亿元、13.28亿元、13.29亿元。

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品胜的品牌知名度显然不如“绿联”、“安可创新”等在功能和设计方面有足够创新力的新品牌,然而,品胜电子早在2004年就为中国“7+2”南极登山探险队定制适应特殊环境的充电装备,而这个移动储电设备便是如今人们常用的充电宝的原型,创始人赵国成也被称为“充电宝之父”。

早早布局电子配件市场,让品胜得以赶上了21世纪以来的消费电子浪潮。从最早的可更换手机电池时代,到移动电源时代,品胜一直在手机充电电池领域占据不小的份额。从最新的招股书来看,品胜的充电产品仍然是其最主要的业务,营收占比达到了59.14%。而其主营业务之一的手机内配中,手机内置电池的年营收也达到了1.83亿元,营收占比也有13%。

然而,品胜在其他电子产品方面的发展速度并不快,直到2022年,包括保护配饰、健康生活及音频系列等在内的创新电子产品,才逐渐取代手机内配产品成为品胜电子的第二大营收来源,但营收占比依然不足20%。在3C数码消费市场历经20年发展,除了电池相关产品之外没能开辟第二条战线,或许是品胜多年来业绩增长有限的主要原因。

创新力不足成为了品胜电子的另一大硬伤,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日,品胜电子及其子公司共持有102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99项,外观设计917项。可以看出,在专利中更具备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品胜电子只拥有7项,占比还不足1%。而截至2022年末,同行中安克创新拥有发明专利103件,奥海科技拥有发明专利56项,绿联科技拥有发明专利12项,均高于品胜电子。

更糟糕的是,品胜电子所销售的适配苹果配件均为公司自主品牌产品,不属于苹果公司的授权制造商或ODM/OEM供应商,换而言之,就是其苹果配件均无“MFi”认证。而在中国国内,大约有700家左右的MFi认证厂家。这使得品胜在终端市场上始终比同行要低一头——而在当下电子寒潮中,iPhone是唯一录得增长的手机品牌。

长期以来,3C数码配件技术门槛不高,企业很难建立足够的技术壁垒,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因此市场虽然庞大,但对于企业而言存在天花板。如果企业固守单一领域市场,其成长能力会比较有限。对于品胜而言,在现有领域如何突破自身短板,并将多年来的技术积累转化至其他市场领域,如户外储能,光伏充电等,将会是其IPO上市需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 新闻来源:旭日大数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