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电子亚太区及上海海拉电子高层访谈
来源:IEautorc 发布时间:2021-11-14 分享至微信

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德国著名汽车电子与照明系统制造商海拉集团(HELLA)2021年10月在华喜迎一座新的里程碑: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成立25周年庆典暨新工厂开业。
 
历经二十五载风雨的洗礼,上海海拉电子从当初的中德合资变为德方独资,经过数次的产能扩建后,研发与制造实力日见雄厚,已一跃成为海拉全球最大的电子工厂。目前上海海拉电子占地5万平米,年产值40亿人民币,拥有员工1600名。
 

近年来,在无人驾驶和电动化大趋势的引领下,电子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越发旺盛。对此,集团预见性地投入千万欧元将上海海拉电子产能扩增一倍,并对现有工厂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于原址新建大楼。
  
为了表示对上海海拉电子发展的支持,上海政府代表、客户伙伴以及媒体纷纷应邀齐聚浦东新区创业路358号,与该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们共襄盛举、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作为媒体代表,《汽车制造中文版》有幸就海拉电子业务在华发展历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布局、行业热门话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四个方面对海拉集团两位高层领导——亚太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白彬毅先生和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Tomas Novak先生进行采访,并将访谈内容整理与分享如下文。
  
一、上海海拉电子25年的辉煌历程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海拉在中国和亚太区的汽车电子研发和制造中心。经过2011年、2017年以及2021年的三次扩建,已经成了占地5万平米,年产量超过5000万件产品的海拉全球最大汽车电子制造基地。同时,也是海拉全球最大的SMT表面贴装技术工厂。

 
事实上,正如您可以从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的里程碑中看到的那样。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在海拉全球网络中不仅是表面贴装技术的领先工厂,也是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许多产品和项目的领先工厂。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Tomas Novak先生补充道。
 
诚如Novak先生所言,在这里,多款电动化和无人驾驶产品诸如DC/DC转换器、24GHz雷达、转向传感器、智能电池传感器等均在此实现规模量产。

海拉加速踏板系统(APS)

Novak先生认为:“上海海拉电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集团角度来看,海拉集团对我们团队、对该工厂员工的信任非常之高,因为我们履行了上海海拉电子对总部和管理层的承诺。从客户角度来看,我们80%的销售额来自中国本土客户,我们销售额的持续增长也印证了来自客户们的信任。我将这些信任称之为'软实力',这也是我们上海海拉电子的一大标志。"
 
客户的信任来自于上海海拉电子团队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同时也更离不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应用。对此,海拉亚太区电子事业部执行副总裁白彬毅先生表示:“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生产技术都是率先在该厂应用,在该厂投产,积累经验后向全球推广。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家工厂已经成为海拉电子全球最大、最完整、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工厂。”
 
二、 新技术、新产品、新布局
 
近年来,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焦点,也成为了许多传统公司转型的切入点。作为汽车电子领域的专家级制造商,海拉是否在这些领域的建树以及更具竞争水平的产品和技术则非常令人期待。
 

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无疑是海拉乃至整个汽车产业的关键增长领域。尤其是在中国这一趋势正大规模向前推进。相应地,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提供高性能的技术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也正是这些技术,让我们在主流趋势中处于领先地位。" 白彬毅表示,并继续说道:
 
“凭借我们的77Ghz雷达传感器、转向电子产品、电压转换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我们为主流市场趋势提供不可或缺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紧贴市场和消费者。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地迅速响应不同的需求,与此同时,让产品保持价格优势。为此,我们再次大规模扩建上海海拉电子工厂,作为我们电子业务在亚洲地区最重要的支撑。” 

海拉雷达产品
 
众所周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上个月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在摸索中不断成长,甚至接近或超越部分传统国际汽车巨头。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贴合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Tomas Novak先生坦言:“在未来5年内,上海海拉电子的产量将翻番,不是一个为了在工厂内增设一栋大楼的口号,这是基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新的业务订单和将在3年、4年或5年内启动的项目。而我们未来最大的项目和未来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电池管理、热管理和雷达等领域。中国本土制造商勇于尝试新事物,尝试新技术,也尝试新供应商。我们在本地市场拥有良好的定位,享有知名度,我们的技术也广受客户的认可。”
 
三、行业热门话题探讨
 
当前,软件定义汽车、碳中和碳达峰以及芯片供应问题深深影响着全球汽车未来的发展,对于这些热门话题,海拉的高层是如何看待以及应对则显得是否令人关注。
 
“ 软件定义汽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汽车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我们的策略就是两手都抓。我们在电子硬件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与此同时,凭借在柏林HELLA Aglaia新成立的全球软件中心,海拉进一步扩展其全球软件能力。每个电子解决方案都需要硬件和软件,以确保与车辆的通信,我们的雷达产品也是一样。我们的电子产品必须与我们的客户以及产品的软件解决方案保持一致”,白总表示。
 
另外,在气候保护和碳排放方面,海拉也走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前列,白总透露:“海拉全面致力于气候保护并且为此树立明确的信号。一方面,海拉产品组合已经在努力让出行实现零排放、可持续。如果你看我们的产品,我们在汽车板块超过90%的销售产品都与内燃机无关。另一方面,海拉全球的38个生产基地在2025年都将实现碳中和。我们将在进一步节省能源、购买绿色电能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并最迟在2050年,建立持续的气候中立供应链,并向客户提供碳综合产品。”
 
除了碳中和,汽车行业对芯片这个话题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受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大规模缺芯始于2020年。对于这个问题,汽车业界无一幸免,海拉也不例外。
 
“我们尽可能稳定自己的供应链,找到所有我们能找到的资源,然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这样最大可能地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当然尽管是做了所有的工作,还会出现不能100%满足我们客户需求的情况。同时,我们着眼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因为在过去的设计中,我们基本上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现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从产品设计上考虑这个问题”  ,白总表示。
 
四、挑战与机遇并续
 
回顾25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前面所述及的行业、气候以及供应链所带来的的各种挑战,上海海拉电子应对挑战、并获得成功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在此,Tomas Novak总经理透露:“关于挑战,您一定听说过汽车行业的三大要素:QCD,即质量、成本和交付。这意味着质量须不断提高,新一代产品必须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成本须尽可能地降低,交货须及时。要实现这其中的任何一环都需要稳定性。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对我们而言都是挑战。自去年以来,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物流和供应链中断,以及现在的芯片危机。这仅仅是过去两年间出现的挑战。”
 
“我们在过去很好地应对了这些挑战。我想说的是,汽车行业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并迎接新的挑战,新的挑战也许是在明天,也许是下个月,也许是明年”,Tomas补充道。
 
作为拥有120多年历史的海拉集团无惧并积极迎接各种随时都会到来的挑战,并也将把握各种机遇,比如将与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合并,实现更好的发展。
 
对此,白总指出:“ 整体而言,公司合并对海拉是个好消息。携手佛吉亚,我们将拥有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启历史上的成功新篇章。两家企业合并后,将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及高增长技术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这种体量规模为海拉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增长机遇,也将推动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海拉和佛吉亚在中国已占据了强有力的地位。可以肯定的是,这将对两家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结  语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挑战与机遇始终伴随着海拉电子业务的成长和壮大。希望在白总和Tomas两位高层的悉心领导下,上海海拉电子业务再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 新闻来源:IEautorc,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