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器:手机外壳可望取代电池;挖角台湾科技根基动摇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4-07-01
分享至微信
2.超级电容器新突破:手机外壳可望取代电池;
3.大陆挖角 台湾科技根基动摇;
4.乐视斗小米:小米盒子被判侵权;
5.黑莓推方形屏幕智能手机 更多图像出现;
6.“中科红旗”梦碎 自主操作系统寻下家
更多消息微信关注“jiweinet”,发送“今日焦点”
更多手机资讯关注手机中国联盟微信平台:zengshouji
1.腾讯出手:微信搅局智能硬件的逻辑;
文/搜狐IT 国仁
近日,硬件再发明得知,微信已经正式介入智能硬件市场。采取的方式当然并非由腾讯自己推出智能硬件产品,而是由腾讯以微信为入口接入智能硬件。
据了解,这一举措为微信方面主动发起,找到智能硬件厂商,最后首批敲定了四家国内智能硬件公司产品。如此一来,微信在此的野心将成为一个智能硬件的聚合 中心。从我了解到的现阶段机型来看,微信介入的方式为,以服务号充当智能手环/手表等运动追踪器的接入端,可以完全取代这类产品原有的手机客户端。
除了提供接入平台,微信还会提供一定的京东销售渠道导流。同时,微信给出了2个硬性要求:一是必须加入用户数据排行,而是接入微信的投诉中心。
智能硬件接入微信具体是怎样的逻辑,对目前还比较混乱的智能硬件的格局会有什么影响?通过硬件再发明近期与几位参与厂商的沟通已经明朗:
一、谁来接入?
首批代表为运动手环/手表类产品,起步较早但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的iHealth为其中代表厂商之一,以其智能手表产品AM3接入。同时接入的智能硬件厂商,还有来自乐心、华为以及咕咚的运动手环产品。
其实这几家厂商,主打产品并非都是运动手环。iHealth主要是血压仪为代表的智能医疗产品,乐心最为市场所知的智能体重秤产品,华为更是手环产品的一个“新人”,只有咕咚做手环相对较早。
据iHealth一位负责人讲,与微信的接触从2013年底就已经开始。开始iHealth希望是接入血压仪,但微信方面,考虑更为成熟,受众更广的产品,最终确定为运动手环类产品。
乐心则是针对微信抛出的橄榄枝,在2个月内集中开发,推出了名为BonBon的对应产品。
二、怎样接入?
目前,微信采取的方式为以服务号为接入口。来实现对智能硬件的数据获取和管理。
具体使用方式为,每个出厂销售的设备会标配一个二维码卡片,用户只需用微信扫描二维码,便完成对厂家服务号的关注,并与手环进行匹配;微信会启动手机蓝牙与设备进行配对。
之后就可以通过服务号的菜单来查看自己的每日运动、睡眠数据了。
三、微信的强制要求
目前微信对接入的设备有2个硬性要求:
1)必须加入排行榜。在排行榜里,可以看到你好友里所有使用接入微信运动手环的数据排行。即如果你的好友也使用了这四个厂商中某一家的产品,数据会出现在同一个排行榜里。
这里面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不同厂商手环的计步数据误差不一样是否有可比性?询问到相关负责人,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2)另外一个硬性要求是必须加入“维权”功能,即如果用户对产品使用不满,可以越过厂商,直接向微信投诉,等于是多了一道保障。
四、三个核心亮点
前面几点已经看到微信参与智能硬件方式另类,仔细了解后,其实微信接入智能硬件的这个过程中,最大的杀手锏在这三点:
1)客服系统:在智能硬件企业服务号的功能菜单里,直接整合了多客服功能,这样,企业部署客服人员会变得十分简单,成本也会很低。
2)微信直接购买:通过一个叫“在线微购”的菜单,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到产品的购买页面。这个页面与京东商城和微信钱包是打通的,购买过程变得十分简单。
3)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页面可以像普通微信文章一样快速分享,在已经很成熟的微信社交圈,对一款产品的销售推动力会有很大潜力。
五、量大开放平台的博弈
很明显,微信这次接入智能硬件的终极目标是,想把微信分向发展为一个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这次是手环,之后按此逻辑,智能体重秤、摄像头、智能表、智能路由甚至智能家居产品接入是顺理成章的事。
同时,这也是腾讯在微信和QQ双平台对称发展博弈的一个例子。今年5月份,长期报道腾讯动态的企鹅生态即曝出了腾讯QQ智能设备开放平台的框架。其思路 关键是通过腾讯建立的用户关系打通智能硬件用户之间的关系,而现在微信扮演的用户强关系比QQ粘性更高。因此对QQ平台来讲,又是后发制人的一步。
功能和不足:
从iHealth AM3和乐心手环这两款产品的体验来看,通过微信服务号,已经能比较完整地使用起来。可以查看到你的运动、睡眠数据,也能看到运动趋势。同时,厂商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但是目前功能还是比较简单,比如查看运动历史数据,不能连续翻看等等,一些体验的细节还没有相关产品的原生APP做得好。
我拿iHealth的AM3进行了简单的体验,合作机型会提供一个二维码。微信扫描该二维码即完成了设备和手机端的绑定。之后便可以在服务号的菜单里进行相应的操作,包括数据查看和个人信息设定等等。
总结:
据说,目前微信有10多人的技术团队在对接做这件事。而且这个团队十分神秘,早在去年底硬件再发明即从一位腾讯员工了解到有这样一个技术小组,但较为神秘。
基于微信目前的强用户黏性,微信介入智能手环只是一个开始。如果深耕扩大,对业界将有很大的搅动效应。 因为现在各家巨头想统一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方式无非是通过一个统一的APP入口或者云端入口,现在京东和百度、小米都在做这样的事情,而微信本身就是一 个统一的入口。
另外,在这几点上,对传统智能硬件统一平台,微信有其特殊性:
1、通过运动数据排行榜和分享等功能,微信给智能硬件(这里具体指手环产品)建立了一个使用分享的圈子。
2、通过销售分享和,微信有个现成的购买、售后的消费闭环。
3、取消掉了传统的单个产品App以及统一App。
所以整体上,我认为微信接入智能硬件,是很容易分得一块蛋糕的。目前其劣势在于不能完成更为复杂的产品接入和交互,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ITTT条件智能家居模式。
2.超级电容器新突破:手机外壳可望取代电池;
eettaiwan
跟你的手机电池和充电器说声再见吧!一种新的结构材料可以将行动装置的整个外壳变成一个混合式超级电容器/电池,从而取代传统的电池。
位于美国田 纳西州的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奈米材料与能源装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最近设计出一种新的混合材料,它结合了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优点,十分适于做成这类行动装置的 外壳。虽然目前这种材料的能量密度仍低于锂离子电池,但更大尺寸的外壳足以弥补能量的不足,而且它还腾出了传统电池占用的空间。
范德堡大 学教授Cary Pint透露他与该校博士候选人Andrew Westover目前正进行的这项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混合式『电容器-电池』,其表现就像电容器一样,能够像超级电容器那样保持超长的充 放电生命周期,而且还能储存以及提供几乎相当于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
Pint希望这种混合式超级电容器材料可被制造于所有类型的建筑计划结构中──从房屋的外墙和侧板墙到飞机的底盘。「研究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希望开发出能够整合于房屋中的储能材料,从而提高屋顶太阳能电池的经济价值,并实现分布式电网系统。」
![]()
苹果发布专利US008730179B2采用了一种光电触控萤幕,据称可以收集足够的环境光线,无需电源线就能为采用超级电容器外壳的行动装置充电。
苹果公司日前发布一项可在较小尺寸应用中将太阳能电池板嵌入于触控萤幕的专利消息。虽然这项消息的发布与范德堡大学的超级电容器无关,但搭配光电触控萤幕的行动装置与超级电容器外壳的组合据称可以收集足够的环境光线,从而为无电源线的行动设备充电。
Pint表示,「在这类设备中,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不过可携式装置的尺寸更小罢了。」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应用,其目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将结构材料变成仍然具有与传统结构材料相同承载耐用性的储能装置,但该诸能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得超过在作为建筑材料时的寿命。
「我认为这项研究工作的一些重要成果是,承载储能不会影响系统中所用材料的充电储存能力,而由这个领域还可催生出更多的发展方向。」
![]()
图中的结构材料实际上是一种能在装置外壳中储存能量的超级电容器,而无需额外的电池元件。
(来源:范德堡大学)
Pint的团队所开发的超级电容器目前能够储存的能量比锂离子电池少10倍,但可以用它们作为其中一部份结构的量进行弥补,而且它们的寿命比电池长1,000倍,使其十分适合行动装置、汽车、飞机与家庭等使用。
「在 某些情况下我也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总能量’应该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衡量指标。储存的能量少10倍,放电次数多1,000倍,这意味着在系统寿命内可储 存的能量多100倍。因此这些超级电容器更适合结构性的应用。如果每隔几年就因材料失效而要更换,那么开发这种材料来盖房屋、打造汽车底盘或航空飞行器就 没什么意义了。
工作原理
在Pint的原型中,电极是以矽晶圆制造的。晶圆的一边采用化学制程处理,内面覆盖着奈米级孔 洞。然后在孔洞中沈积超薄的碳层──类似石墨烯。如同电池中的电解液一样,保留带电离子的聚合物层接着在渗漏进孔洞之处形成两个晶圆/电极之间的夹层。在 聚合体冷却和固化后,整个双晶圆结构就会变得异常稳定,能够有效地防止脱层,Pint指出。
![]()
传统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左)很容易脱层,但范德堡大学的超级电容器(右)内部非常结实,能够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来源:范德堡大学)
透 过这种方法做成的超级电容器几分钟就可能充饱电──电池则要几个小时才能充饱──而且可以承受每平方英寸高达44磅的应力和压力以及超过80g的振动加速 度。虽然展示用的超级电容器是用矽晶打造的,但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改善其承载复合材料技术,以适合更具强韧性的应用。具体措施是利用轻量级的多孔金属(如 铝)代替嵌入奈米管的碳复合材料。
Pint认为,「在任何复合材料中,无论是用于航空系统还是电子装置的外壳,最理想的状态都是外部保持平滑的功能表面,储能功能则建构在坚固的内部材料层中。」
此 外,包括范德堡大学教授Amrutur Anilkumar、博士后助理Shahana Chatterjee、博士候选人Landon Oakes,以及主修机械工程系的大学生John Tian、Shivaprem Bernath和Farhan Nur Shabab,当地高中生Rob Edwards,均对这项研究有所贡献。
![]()
奈米级多孔表面性能可实现高效率的电荷储存,而多孔材料仍使电气和机械上保持与底部看得见的大块电极连接。
(来源:范德堡大学)
美 国能源部(DoE)的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在专注于将能量储存整合于结构材料的研究方面已经投资870万美元。获得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 室支持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奈米相位材料科学中心协助提供这类材料的制造。范德堡大学的资金则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
(参考原文:Supercaps Breakthrough: Phone Case to Replace Battery,by R. Colin Johnson)
位于美国田 纳西州的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奈米材料与能源装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最近设计出一种新的混合材料,它结合了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优点,十分适于做成这类行动装置的 外壳。虽然目前这种材料的能量密度仍低于锂离子电池,但更大尺寸的外壳足以弥补能量的不足,而且它还腾出了传统电池占用的空间。
范德堡大 学教授Cary Pint透露他与该校博士候选人Andrew Westover目前正进行的这项研究,「我们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混合式『电容器-电池』,其表现就像电容器一样,能够像超级电容器那样保持超长的充 放电生命周期,而且还能储存以及提供几乎相当于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
Pint希望这种混合式超级电容器材料可被制造于所有类型的建筑计划结构中──从房屋的外墙和侧板墙到飞机的底盘。「研究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希望开发出能够整合于房屋中的储能材料,从而提高屋顶太阳能电池的经济价值,并实现分布式电网系统。」
苹果发布专利US008730179B2采用了一种光电触控萤幕,据称可以收集足够的环境光线,无需电源线就能为采用超级电容器外壳的行动装置充电。
苹果公司日前发布一项可在较小尺寸应用中将太阳能电池板嵌入于触控萤幕的专利消息。虽然这项消息的发布与范德堡大学的超级电容器无关,但搭配光电触控萤幕的行动装置与超级电容器外壳的组合据称可以收集足够的环境光线,从而为无电源线的行动设备充电。
Pint表示,「在这类设备中,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不过可携式装置的尺寸更小罢了。」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应用,其目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将结构材料变成仍然具有与传统结构材料相同承载耐用性的储能装置,但该诸能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得超过在作为建筑材料时的寿命。
「我认为这项研究工作的一些重要成果是,承载储能不会影响系统中所用材料的充电储存能力,而由这个领域还可催生出更多的发展方向。」
图中的结构材料实际上是一种能在装置外壳中储存能量的超级电容器,而无需额外的电池元件。
(来源:范德堡大学)
Pint的团队所开发的超级电容器目前能够储存的能量比锂离子电池少10倍,但可以用它们作为其中一部份结构的量进行弥补,而且它们的寿命比电池长1,000倍,使其十分适合行动装置、汽车、飞机与家庭等使用。
「在 某些情况下我也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总能量’应该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衡量指标。储存的能量少10倍,放电次数多1,000倍,这意味着在系统寿命内可储 存的能量多100倍。因此这些超级电容器更适合结构性的应用。如果每隔几年就因材料失效而要更换,那么开发这种材料来盖房屋、打造汽车底盘或航空飞行器就 没什么意义了。
工作原理
在Pint的原型中,电极是以矽晶圆制造的。晶圆的一边采用化学制程处理,内面覆盖着奈米级孔 洞。然后在孔洞中沈积超薄的碳层──类似石墨烯。如同电池中的电解液一样,保留带电离子的聚合物层接着在渗漏进孔洞之处形成两个晶圆/电极之间的夹层。在 聚合体冷却和固化后,整个双晶圆结构就会变得异常稳定,能够有效地防止脱层,Pint指出。
传统的固态超级电容器(左)很容易脱层,但范德堡大学的超级电容器(右)内部非常结实,能够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来源:范德堡大学)
透 过这种方法做成的超级电容器几分钟就可能充饱电──电池则要几个小时才能充饱──而且可以承受每平方英寸高达44磅的应力和压力以及超过80g的振动加速 度。虽然展示用的超级电容器是用矽晶打造的,但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改善其承载复合材料技术,以适合更具强韧性的应用。具体措施是利用轻量级的多孔金属(如 铝)代替嵌入奈米管的碳复合材料。
Pint认为,「在任何复合材料中,无论是用于航空系统还是电子装置的外壳,最理想的状态都是外部保持平滑的功能表面,储能功能则建构在坚固的内部材料层中。」
此 外,包括范德堡大学教授Amrutur Anilkumar、博士后助理Shahana Chatterjee、博士候选人Landon Oakes,以及主修机械工程系的大学生John Tian、Shivaprem Bernath和Farhan Nur Shabab,当地高中生Rob Edwards,均对这项研究有所贡献。
奈米级多孔表面性能可实现高效率的电荷储存,而多孔材料仍使电气和机械上保持与底部看得见的大块电极连接。
(来源:范德堡大学)
美 国能源部(DoE)的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在专注于将能量储存整合于结构材料的研究方面已经投资870万美元。获得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办公 室支持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奈米相位材料科学中心协助提供这类材料的制造。范德堡大学的资金则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供。
(参考原文:Supercaps Breakthrough: Phone Case to Replace Battery,by R. Colin Johnson)
3.大陆挖角 台湾科技根基动摇;
科技业「抢人大战」事件簿
《编者按》系列3-1→台湾代工地位不保全球科技制造业生态环境丕变,曾是「科技代工王国」的台湾,面临强大竞争态势下,屡遭挖角,未来该何去何从?
今年的端午节难得有了三天连假,但是最近景气看来很好,订单接都接不完,因此在晶圆厂工作的小陈,根本没有办法连放3天长假。然而,虽然假日工作可以补假或请领加班费,但算了算每月汇入帐户的薪水,这份得随时on call的工作,爆肝指数可是百分百、并没有想像中轻松。
小陈想起今年初刚过完年,在上海工作的前同事,问起要不要到上海工作的事。小陈说,到上海工作虽然离乡背景,但是同样的工作,薪水待遇却是在台湾的1.5倍,有些工作还开出2、3倍的薪水,反正从台湾到上海也不过3个小时的飞机,想想还真的愈来愈有吸引力。
台湾薪资 毫无竞争力
对6年级或7年级生来说,自员工分红费用化之后,在台湾的半导体业工作,瞎忙又没有好的报酬,已经成为普遍的事实。以6年级生来说,念完大学或研究所,男生再当兵2年,进入职场的时间点,大约就在2000年前后。
其实2000年是网路泡沫的一年,台湾半导体产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但因为景气正好由盛转衰,对于刚进入职场工作的菜鸟来说,第一份工作还有个3万到4万的薪水,其实也不算太差。
工 作了几年之后,已有了足够的年资可以获得员工股票分红,但却因为台湾的会计制度要跟国际接轨,在员工分红费用化之后,真正能够分到的股票红利已经不像5年 级或4年级生那样多。这10年算下来,薪水加上公司的员工分红,仍然有不少人要背着可观的房贷、车贷,就更不用说还有小孩教育费及日常生活支出。「竹科新 贵」这个名词,早已不适合套用在6、7年级生的身上。
此外,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对台湾半导体产业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切割」。
首先,是晶圆双雄的差距愈来愈远,台积电在董事长张忠谋回任执行长后,倾全力大扩产能,联电则投资态度相对保守,所以若没有挤进台积电大门,在其它晶圆厂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红利可领,加薪幅度当然也是有限。
再者,台湾DRAM产业在此刻分崩离析,茂德倒闭后,力晶也下市,南科及华亚科也一直到去年才开始转亏为盈,但因为仍有累积亏损要打,没有股利,员工分红也没有办法分很多。
IC设计厂 工作最爆肝
就 算进入IC设计业,也只有进入联发科、联咏、瑞昱、立錡等大厂才有「比起同业多了不少」薪水及分红,但相对上,在这些大厂工作,几乎都是一个人当成二个在 用,其它不太赚钱小厂,就更常是一个人当三个人或四个人用了。在过去这三年当中,工作量不断累积增加,又要面临欧美及大陆同业的竞争,IC设计厂已成为台 湾半导体产业中「最爆肝」的工作。
其实,在大陆工作也不算轻松,爆肝日子也不少,但至少还算有赚到大钱的希望。比如去新创IC设计公司工作,老板要找有经验的人,发股票不手软,薪水也是台湾的倍数计,而大陆的生活水准虽然慢慢追上台湾,但薪水至少会跟着物价膨胀而调整,只要股票上市后就可以大赚一笔。
台湾企业 走进死胡同
但这种机会在台湾半导体业界已经愈来愈少,因为,台湾企业已经走进了cost down的死胡同,老板只想要cost down,当变动成本已减少到一个极限难以再降低,固定成本就会开始削减,这情况下,薪水就算再加上分红,永远也追不上车价、房价、物价的涨幅。
半 导体是个全球性竞争的产业,哪里有机会、人才就会往哪里流动。大陆内需市场庞大,加上大陆官方又决定对半导体产业进行6年6,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当 这些机会在对台湾人才招手时,到大陆的半导体业工作,就算花个5年或10年时间,获得的报酬是铁定会比留在台湾要好得太多太多。
现在6、 7年级的人才,在台湾半导体业界,都已经是中层的主力,但也是工作及生活压力最重、薪资报酬相对少了很多的一代。而中国大陆现在发展半导体业已有了很好框 架,有晶圆代工厂中芯,有长电、南通等封测厂,现在正是全力配合国家政策发展IC设计的好时机,所以大陆现在全面锁定台湾6、7年级生大力挖角。
相 对上,台湾半导体业因为中层主力不断出走,不仅晶圆厂制程走得慢,大多数IC设计厂更已是多年没有推出新产品,几乎是处于吃老本的停滞状态。以28奈米晶 片来说,台湾IC设计业去年一整年设计定案(tape-out)不到30件,但大陆IC设计业却超过100件。由此来看,若中层人才出走问题无法解决,台 湾半导体产业链终将因创新及人才不足而断链。工商时报
4.乐视斗小米:小米盒子被判侵权;
张汉澍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我们还有将近60部影片在被小米侵权,而且不止是小米一家,如果警告无效,我们只能继续诉讼法律。”6月30日,乐视网(300104.SZ)法务总监刘晓庆的态度表现得很坚决。
6月27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乐视网起诉ICNTV与小米盒子盗播《后宫甄嬛传》、《失恋33天》等十部影视作品的诉讼结果,乐视网胜诉,而小米盒子需承担盗播连带责任。法院判决小米公司赔偿乐视网损失15万元。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小米科技公关总监刘飞表示,小米公司持保留态度。
2011 年,广电总局下发的181号文件规定:互联网机顶盒只能连接互联网电视牌照平台合作,不得将包括其他互联网的内容直接提供给电视用户。目前,一共有7家播 控平台获得了广电总局的许可,分别是iCNTV、百视通、南方传媒、华数传媒、华闻旗下的国广东方、湖南广电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CNBN。
刘飞表示,小米盒子一直以来都与ICNTV未来电视保持合作关系。在此次诉讼案中,小米盒子事实上是第二被告,第一被告是iCNTV。 iCNTV未来电视是目前国内主流的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为小米、乐视、华为等主流互联网电视服务商提供或曾经提供过授权支持和服务。
乐视公司与iCNTV未来电视此前一直有内容合作关系,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iCNTV未来电视终止了与乐视公司的牌照合作关系,这也为双方的版权内容供应纠纷埋下了隐患。
小 米方面称,iCNTV与乐视网虽然终止了合作关系,但双方在内容合作上依然按照原合同继续执行。但这一说法遭到刘晓庆明确否认,刘晓庆表示,乐视网虽然此 前与iCNTV开展了具体合作,但双方约定有关乐视方面的影视版权仅允许在乐视专区进行播放,换句话说iCNTV无权向小米盒子提供乐视的版权内容。
此前曾有包括优酷在内多家公司起诉小米盒子盗播,但因小米公司声称,自身只是硬件制造商和销售商,并非内容提供方,因此不存在侵权行为。
小米是否知道iCNTV提供的影片中的部分版权存在侵权风险,这被视为此次诉讼案的一个核心焦点。对此,刘晓庆表示:“在2013年就向小米公司发出了警告声明,但小米公司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反映。”
海 淀法院相关判决书显示,小米公司虽然只提供硬件和技术服务,但其以提供海量正版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利用互联网电视平台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其 密闭系统为该平台提供收费服务,故小米公司应对侵权损害扩大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小米公司以广电总局的行政要求为由,对显而易见的侵权行为不采取必要 措施,如此做法有悖于广电总局颁发行政规章要求的初衷。
与此同时,乐视盒子与小米盒子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也不可被忽视,据非官方的统计,除山寨盒子以外,品牌方的市场占有率中,小米盒子的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我们还有将近60部影片在被小米侵权,而且不止是小米一家,如果警告无效,我们只能继续诉讼法律。”6月30日,乐视网(300104.SZ)法务总监刘晓庆的态度表现得很坚决。
6月27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乐视网起诉ICNTV与小米盒子盗播《后宫甄嬛传》、《失恋33天》等十部影视作品的诉讼结果,乐视网胜诉,而小米盒子需承担盗播连带责任。法院判决小米公司赔偿乐视网损失15万元。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小米科技公关总监刘飞表示,小米公司持保留态度。
2011 年,广电总局下发的181号文件规定:互联网机顶盒只能连接互联网电视牌照平台合作,不得将包括其他互联网的内容直接提供给电视用户。目前,一共有7家播 控平台获得了广电总局的许可,分别是iCNTV、百视通、南方传媒、华数传媒、华闻旗下的国广东方、湖南广电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CNBN。
刘飞表示,小米盒子一直以来都与ICNTV未来电视保持合作关系。在此次诉讼案中,小米盒子事实上是第二被告,第一被告是iCNTV。 iCNTV未来电视是目前国内主流的互联网电视播控平台,为小米、乐视、华为等主流互联网电视服务商提供或曾经提供过授权支持和服务。
乐视公司与iCNTV未来电视此前一直有内容合作关系,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iCNTV未来电视终止了与乐视公司的牌照合作关系,这也为双方的版权内容供应纠纷埋下了隐患。
小 米方面称,iCNTV与乐视网虽然终止了合作关系,但双方在内容合作上依然按照原合同继续执行。但这一说法遭到刘晓庆明确否认,刘晓庆表示,乐视网虽然此 前与iCNTV开展了具体合作,但双方约定有关乐视方面的影视版权仅允许在乐视专区进行播放,换句话说iCNTV无权向小米盒子提供乐视的版权内容。
此前曾有包括优酷在内多家公司起诉小米盒子盗播,但因小米公司声称,自身只是硬件制造商和销售商,并非内容提供方,因此不存在侵权行为。
小米是否知道iCNTV提供的影片中的部分版权存在侵权风险,这被视为此次诉讼案的一个核心焦点。对此,刘晓庆表示:“在2013年就向小米公司发出了警告声明,但小米公司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反映。”
海 淀法院相关判决书显示,小米公司虽然只提供硬件和技术服务,但其以提供海量正版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利用互联网电视平台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其 密闭系统为该平台提供收费服务,故小米公司应对侵权损害扩大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小米公司以广电总局的行政要求为由,对显而易见的侵权行为不采取必要 措施,如此做法有悖于广电总局颁发行政规章要求的初衷。
与此同时,乐视盒子与小米盒子在市场中的竞争关系也不可被忽视,据非官方的统计,除山寨盒子以外,品牌方的市场占有率中,小米盒子的市场份额高达50%以上。21世纪经济报道
5.黑莓推方形屏幕智能手机 更多图像出现;
看来,黑莓真的有点疯狂,因为它准备推出一款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居然采用方形屏幕设计。今天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照片也泄露到互联网
上。以目前经营状况来看,黑莓可能会在又一个财政年度当中幸存下来,但是媒体一波接一波地曝光黑莓新未发布的新产品不可能让黑莓毫发无损。
就今天 曝光的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照片来看,黑莓出尔反尔,它又回到了QWERTY键盘,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采用一个1440x1440 1:1的显示屏,内建不可拆卸的3450 mAh电池,内建SD卡插槽,32GB内部存储空间,3GB内存,CPU方面消息目前依然未知。
黑莓这种方形设计到底是创新还是要背负骂名,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以黑莓现在剩下的实力,拿出一个搞怪产品也并非不可能。
另外,我们获知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将与亚马逊合作,内建亚马逊应用程序商店,显然除了黑莓原生应用程序之外,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还可以运行安卓软件。
![]()
![]()
![]()
![]()
![]()
![]()
就今天 曝光的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照片来看,黑莓出尔反尔,它又回到了QWERTY键盘,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采用一个1440x1440 1:1的显示屏,内建不可拆卸的3450 mAh电池,内建SD卡插槽,32GB内部存储空间,3GB内存,CPU方面消息目前依然未知。
黑莓这种方形设计到底是创新还是要背负骂名,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以黑莓现在剩下的实力,拿出一个搞怪产品也并非不可能。
另外,我们获知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将与亚马逊合作,内建亚马逊应用程序商店,显然除了黑莓原生应用程序之外,黑莓Passport智能手机还可以运行安卓软件。
cnBeta
6.“中科红旗”梦碎 自主操作系统寻下家
李娜
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核心操作系统、芯片等产品国产化的呼声逐渐高涨,但曾被赋予“挑战”微软使命的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红旗”)却没能迎来这个春天。
日前,中科红旗对外正式公布了转让公告,拟以公开竞价方式转让公司全部注册商标、全部软件著作权等资产。而此前,据媒体报道中科红旗背负的债务总额为2000多万元。
一方面是中国的移动操作系统研发对国外系统存在严重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如中科红旗这样的本土标杆退出市场,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这也许是留给业界最深的思考。
“中科红旗”梦碎
随着资金链断裂,员工纷纷离职,身扛“国产操作”领军大旗的中科红旗在今年2月份宣布解散清算。就这样,有着14年发展历史的中科红旗走到了终点。
根据当时爆出的消息,中科红旗的债务总额为2000多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员工的拖欠工资。随后,法院查封了中科红旗的商标、软件著作权,工会作为最大的债权人随时有权要求法院进行拍卖。
6月27日,中科红旗在中国计算机行业网上正式发布《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资产转让公告》,宣布拟以公开竞价方式转让公司全部注册商标、全部软件著作权等资产。
在 公告中,中科红旗表示,竞买人需要满足四项条件,其中包括:有志于从事国产操作系统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的内资企业法人;具有能够研发完善本公司产品的技术 团队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有意且有能力承接本公司所有承诺用户的产品后续运维和升级等服务;有意且有能力代为完成本公司所承担的核高基等政府项目的后续验 收、跟踪等工作。
中科红旗强调,竞买人需要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才具备竞买资格。同时,如果竞买人能够完全收购中科红旗公司,则可以优先收购上述资产。
中科红旗清算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告贴出四天,接到的问询电话并不多。“可能是刚刚贴出来的关系,中间隔着的两天又不是工作时间。”工作人员说。而在外界看来,可能性较高的接盘者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或者是曙光公司。
今年6月,普华基础软件宣布接盘中科红旗破产之后的客户技术服务工作。同时,该公司还接收了数十名中科红旗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的核心员工。这些动作被外界和中科红旗的前员工们看作是整体接盘中科红旗的前奏。
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方面确实看到了这个公告,也保持关注,但有些条件需要商榷。
“公 告中的很多条件我们是可以满足的,但是第四条在处置资产的时候放进去可能不太合适。”赵晓亮告诉记者,核高基等政府项目这块不是接手企业能够代替得了的。 目前中科红旗的员工已经解散,相关的财务怎么做,市场推广怎么做,产业化怎么完成,整个项目的管理决策不是任何一家接手的公司说处理就可以处理的。
赵晓亮表示,普华目前做自主操作系统的决心很大,所以对中科红旗的事情会保持一个关注。“我们也在评估收购资产对于我们做操作系统有多大帮助,软件著作权有一定基础性价值,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红旗这个商标,认知度这个还是有一定价值,在早期红旗做得相当不错。”
而对于其他接盘者,赵晓亮表示前前后后听说了很多。“有的也不是这个行业的,不管怎么样,接手之后还是希望保有继承性。”
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
在软件行业追求国产化浪潮、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的大背景下,中科红旗的退出显得有些无奈。
据 了解,中科红旗于2000年6月成立,是由中科院软件所全资企业科软创新与北京赛迪等8家股东联合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科红旗在成立后,被赋予“中 国必须拥有自主软件操作系统”的历史使命,一度给梦想拥有自己操作系统的国内业界人士带来新的希望。其推出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曾在国内外具备一定的 影响力,拥有大量用户。
而在2010年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即“核高基”)重大专项竞标中,中科红旗还牵头承担了“通用桌面操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主要课题,并与中科院软件所及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中科方德,联合承担了其他4个子课题。
关于中科红旗的倒闭,投资方中科院软件所在一份声明中认为,公司经营一直很困难,近十年来时间需要依靠第一大股东中科院软件所额外的输血支持,中科红旗遭遇困境主要是因为管理团队经营不善。
而红旗的部分员工则认为,为了核高基项目的顺利完成,中科红旗预支了本当用于公司后续发展的储备资金及员工薪资预算,以此弥补了课题资金缺口,由此直接导致了中科红旗在2013年3月开始出现资金链紧绷直至彻底断裂。
不管怎样,红旗进入清算程序已成事实。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产操作系统,后来人需要思考更多的是缺乏市场扩张能力下,企业应该如何“自主”发展。
赵晓亮对记者表示,发展国产操作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市场的接受度到产业环境的建立,这些都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
“比 如移动操作系统这块,这会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但老实说怎么做好,我们还没有答案。”赵晓亮告诉记者,目前不管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安卓系统,已 经在移动市场上发展得很成熟,安卓的复杂性和便捷性都不错,发展势头很猛。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想要打破这个局面,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许五年也不一定能 做到很理想的状态。
在赵晓亮看来,目前政府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放下小我,寻找同业间更多的协作,要有开放的心态,多听听各方面的声音。
以 手机市场为例,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国产操作系统却依然难觅“用武之地”。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操作系统和芯片决定了未来产 业利润的分配,所以极具经济价值。但是,一款操作系统不和产业合作、不与市场结合,那只能被称作“演示”或“样品”,都算不上成熟的产品。
而 目前国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的企业,它们的出现更多被赋予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治意义,因此需在国家资金支持下生存,更多依靠政府采购,或者邮 政系统、国有商业银行等少数大客户,缺乏市场扩张能力,在未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一旦断奶就会在面对竞争时无所适从。
“不过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和决心去做这个事情的,产业上也有很多人改变了过去的想法,光是强调自主可控的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落地。”赵晓亮说。第一财经日报
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核心操作系统、芯片等产品国产化的呼声逐渐高涨,但曾被赋予“挑战”微软使命的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科红旗”)却没能迎来这个春天。
日前,中科红旗对外正式公布了转让公告,拟以公开竞价方式转让公司全部注册商标、全部软件著作权等资产。而此前,据媒体报道中科红旗背负的债务总额为2000多万元。
一方面是中国的移动操作系统研发对国外系统存在严重路径依赖,另一方面如中科红旗这样的本土标杆退出市场,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这也许是留给业界最深的思考。
“中科红旗”梦碎
随着资金链断裂,员工纷纷离职,身扛“国产操作”领军大旗的中科红旗在今年2月份宣布解散清算。就这样,有着14年发展历史的中科红旗走到了终点。
根据当时爆出的消息,中科红旗的债务总额为2000多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员工的拖欠工资。随后,法院查封了中科红旗的商标、软件著作权,工会作为最大的债权人随时有权要求法院进行拍卖。
6月27日,中科红旗在中国计算机行业网上正式发布《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资产转让公告》,宣布拟以公开竞价方式转让公司全部注册商标、全部软件著作权等资产。
在 公告中,中科红旗表示,竞买人需要满足四项条件,其中包括:有志于从事国产操作系统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的内资企业法人;具有能够研发完善本公司产品的技术 团队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有意且有能力承接本公司所有承诺用户的产品后续运维和升级等服务;有意且有能力代为完成本公司所承担的核高基等政府项目的后续验 收、跟踪等工作。
中科红旗强调,竞买人需要同时满足以上4个条件才具备竞买资格。同时,如果竞买人能够完全收购中科红旗公司,则可以优先收购上述资产。
中科红旗清算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告贴出四天,接到的问询电话并不多。“可能是刚刚贴出来的关系,中间隔着的两天又不是工作时间。”工作人员说。而在外界看来,可能性较高的接盘者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或者是曙光公司。
今年6月,普华基础软件宣布接盘中科红旗破产之后的客户技术服务工作。同时,该公司还接收了数十名中科红旗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的核心员工。这些动作被外界和中科红旗的前员工们看作是整体接盘中科红旗的前奏。
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方面确实看到了这个公告,也保持关注,但有些条件需要商榷。
“公 告中的很多条件我们是可以满足的,但是第四条在处置资产的时候放进去可能不太合适。”赵晓亮告诉记者,核高基等政府项目这块不是接手企业能够代替得了的。 目前中科红旗的员工已经解散,相关的财务怎么做,市场推广怎么做,产业化怎么完成,整个项目的管理决策不是任何一家接手的公司说处理就可以处理的。
赵晓亮表示,普华目前做自主操作系统的决心很大,所以对中科红旗的事情会保持一个关注。“我们也在评估收购资产对于我们做操作系统有多大帮助,软件著作权有一定基础性价值,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红旗这个商标,认知度这个还是有一定价值,在早期红旗做得相当不错。”
而对于其他接盘者,赵晓亮表示前前后后听说了很多。“有的也不是这个行业的,不管怎么样,接手之后还是希望保有继承性。”
国产操作系统的未来
在软件行业追求国产化浪潮、政策红利逐步释放的大背景下,中科红旗的退出显得有些无奈。
据 了解,中科红旗于2000年6月成立,是由中科院软件所全资企业科软创新与北京赛迪等8家股东联合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科红旗在成立后,被赋予“中 国必须拥有自主软件操作系统”的历史使命,一度给梦想拥有自己操作系统的国内业界人士带来新的希望。其推出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曾在国内外具备一定的 影响力,拥有大量用户。
而在2010年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即“核高基”)重大专项竞标中,中科红旗还牵头承担了“通用桌面操作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主要课题,并与中科院软件所及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中科方德,联合承担了其他4个子课题。
关于中科红旗的倒闭,投资方中科院软件所在一份声明中认为,公司经营一直很困难,近十年来时间需要依靠第一大股东中科院软件所额外的输血支持,中科红旗遭遇困境主要是因为管理团队经营不善。
而红旗的部分员工则认为,为了核高基项目的顺利完成,中科红旗预支了本当用于公司后续发展的储备资金及员工薪资预算,以此弥补了课题资金缺口,由此直接导致了中科红旗在2013年3月开始出现资金链紧绷直至彻底断裂。
不管怎样,红旗进入清算程序已成事实。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国产操作系统,后来人需要思考更多的是缺乏市场扩张能力下,企业应该如何“自主”发展。
赵晓亮对记者表示,发展国产操作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市场的接受度到产业环境的建立,这些都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
“比 如移动操作系统这块,这会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但老实说怎么做好,我们还没有答案。”赵晓亮告诉记者,目前不管是苹果的iOS还是谷歌的安卓系统,已 经在移动市场上发展得很成熟,安卓的复杂性和便捷性都不错,发展势头很猛。对于国产厂商来说,想要打破这个局面,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许五年也不一定能 做到很理想的状态。
在赵晓亮看来,目前政府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但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放下小我,寻找同业间更多的协作,要有开放的心态,多听听各方面的声音。
以 手机市场为例,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国产操作系统却依然难觅“用武之地”。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表示,操作系统和芯片决定了未来产 业利润的分配,所以极具经济价值。但是,一款操作系统不和产业合作、不与市场结合,那只能被称作“演示”或“样品”,都算不上成熟的产品。
而 目前国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的企业,它们的出现更多被赋予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政治意义,因此需在国家资金支持下生存,更多依靠政府采购,或者邮 政系统、国有商业银行等少数大客户,缺乏市场扩张能力,在未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一旦断奶就会在面对竞争时无所适从。
“不过我们还是很有信心和决心去做这个事情的,产业上也有很多人改变了过去的想法,光是强调自主可控的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落地。”赵晓亮说。第一财经日报
[ 新闻来源:爱集微,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爱集微
开创IC领域,共创美好未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超级电容器原厂介绍 - 山东精工(JGNE)
2025-09-28
神盾旗下干瞻科技挖角ARM前高管徐达勇,出任营运长
2025-10-02
UAE与美国科技大厂联手打造AI超级园区
2025-10-15
苹果正寻找新AI主管,或将从Meta挖角
2025-10-06
热门搜索
英伟达反超苹果,台积电最大客户换人
华邦电董事长:存储产业2~3年内供需重获平衡
安世中国发布致客户信
华为
台积电
中芯国际
联发科
高通
英特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