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强攻功率半导体、车用芯片
来源:IC- Lily 发布时间:2023-08-31 分享至微信

国内本土整合元件厂(IDM)大厂士兰微,全力冲刺汽车功率半导体元件与模块量产,近日再获国内大基金二期增资,这也是大基金二期三度出手挹注士兰微,加速冲刺其厦门产能建置。数据指出,士兰微2023年上半IGBT销售足足成长3倍。

尽管半导体处于景气低档,大基金二期仍出手活跃,几项大手笔投资成为多家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人,包括近日的华润微及华虹等。从大基金的投资流向,可看出国内战略资金对功率半导体与车用芯片的高度重视。

士兰微厦门基地在短短18个月,先后获得大基金二期三次增资。大基金二期对士兰微厦门、成都2个生产基地的增资金额达人民币19.5亿元。

根据此前统计,大基金含一期与二期自2016~2023年7年内,前后5次出手金援士兰微达人民币28.5亿元。

此次,大基金二期与厦门海创发展基金合夥企业出资人民币12亿元,参股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增资完成后,士兰微持股比例48.16%,大基金二期持股14.11%。

士兰明镓 「SiC功率元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为6寸SiC功率元件芯片生产线,截至目前,士兰明镓已具备月产3,000片6寸SiC产能,预计2023年底月产6,000片。最终达成年产14.4万片6寸SiC功率元件芯片,其中SiC-MOSFET每年12万片、SiC-SBD芯片每年2.4万片。

士兰明镓此次获大基金增资,将加快冲刺SiC功率元件产能。

事实上,士兰微在厦门有2家主要公司,厦门士兰明镓定位第三类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先进化合物元件、高端LED芯片等产品;厦门士兰集科则定位为功率半导体元件、类比芯片及相关产品。

士兰微近日透露,现阶段6寸和8寸已满产;12寸预计再2~3个季度就将逐步填满,预计2024年5月IGBT将达到满产状态。

国内现阶段SiC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核心技术和产业,几乎被欧美、日本业者寡占,当地前十大SiC功率半导体元件供应商,多为外商,车用功率元件的进口替代空间大,加上电动车需求持续增加,SiC功率元件产品的本土替代已成业界共识。

大基金持续加码,也展现建置车用芯片产能的决心。

在厦门基地外,士兰微成都基地也获大基金二期的增资。成都士兰以汽车芯片封装为主,补足士兰微在汽车级功率模块的产业化。

2023年上半,士兰微IGBT(包括IGBT元件和PIM)营收已达人民币5.9亿元,较2022年同期成长3倍。士兰微自主研发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供货比亚迪、吉利、零跑、汇川等客户。

另外,士兰微汽车IGBT元件(单管)、MOSFET元件(单管)已量产出货;太阳能IGBT元件(单管)、逆变控制模块、SiC-MOS元件也量产出货。

士兰微指出,目前Tier1车厂客户也正在导入,包括广汽、长安、东风、上汽、五菱等。其自主研发第二代SiC-MOSFET芯片的电动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争取第3季量产交付。

其表示,正加快汽车IGBT芯片、SiC-MOSFET芯片和汽车级PIM产能建置,推动IGBT元件、PIM、SiC-MOS快速成长。

来源:digitimes

[ 新闻来源:IC- Lily,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