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城电能CEO许逸晟专访 拓展充电版图 站稳台湾拼海外
来源:DIGITIMES科技网 发布时间:2023-08-07 分享至微信


随着电动车数量快速成长,充电市场量能持续爆发,各方人马看准商机,陆续抢进充电桩产业,成立超过50年的老牌传统机电大厂华城电机,抓准产业发展契机,于2011年开始布局充电桩业务,2021年正式独立充电桩部门,成立子公司「华城电能」。


许逸晟身为华城第三代,兼任华城电机与华城电能CEO,必须时常在老牌传统企业与新创公司之间来回切换,虽业务繁忙,但聊起充电桩业务,许逸晟依旧侃侃而谈,「充电桩产业现在进入战国群雄并起的时代,大家都认为自己最有实力,但供给很快会超过需求,未来两年内产业将进入重整阶段。」


华城电能2023年计划进军海外市场,以欧美国家为首要策略地区。符世旻摄

华城电能2023年计划进军海外市场,以欧美国家为首要策略地区。符世旻摄


充电产业前景备受市场看好,吸引各界人马积极抢进,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仅传统电机同业前仆后继投入充电市场,就连本业并非机电相关的业者,也相继插旗加入充电大战。许逸晟认为,在竞争者不断增加之下,可预期充电产业将在2~3年内整合再起,业者间也会透过结盟求生存。


华城电能投入充电桩市场11年,充电桩陆续获得国际车厂导入,近期更获得顶级跑车品牌麦拉伦青睐,为国内少数同时拿下多家国际车厂的充电业者,也是国内唯一从充电桩研发制造、工程建置到充电营运,做到一条龙服务的厂商。


面对电动车的趋势浪潮,竞争者汹涌而至,华城电能将如何整合集团的发展经验与研究量能持续突围?许逸晟认为,关键在于提供车厂整合式的服务,而华城电能具备充电桩、建置、营运的能力,正是优势所在。以下为许逸晟接受DIGITIMES电子时报专访的问答纪要。


问:华城电能布局充电市场多年,屡获多个国际车厂合作,针对车厂合作,未来有哪些计划与目标?


答:电动车发展已是必然趋势,综观现今车厂将近6~7成都在推动电动车,我们最早与奔驰(Mercedes-Benz)开始合作,随后也与Tesla等国际车厂合作建置充电桩。


许多车厂不像Tesla一样,具备造车到充电的一体系规划,多数车厂专注在制造车子,经过这几年的经验,车厂会逐渐了解充电合作伙伴要具备哪些条件。随着国际车厂陆续在台引进电动车,在充电服务上,仍会偏向与台湾当地业者合作。


在车厂合作策略上,2023年上半会以既有车厂合作为主,也陆续有新车厂洽谈合作,包括韩系、日系车厂,预计下半年会有新合作进展。


问:台湾也有富士康等业者布局电动车,是否有机会与富士康合作充电服务?


答:华城电能对于产业合作都抱持着开放态度,富士康目标是把电动车做好,至于充电桩或是充电服务,我认为富士康很有可能会找台湾业者谈合作,包括充电基础建置及营运商等。


确实过去一两年内,充电业者大概一只手数得出来,但2023年的状况开始变得混乱,像是「战国时代」,隔不久就会有一家业者跳进来做充电业务,各家业者都认为各自最有实力。


大家都知道电动车有商机与需求,很快供给将超过需求,为了争取市占率,有可能削价竞争,对产业并非好事。


问:台湾充电市场是否有可能饱和?甚至出现洗牌淘汰现象?


答:各家业者都在抢食充电商机,但台湾市场有限,未来1~2年内有机会进入产业重整,不过2023年产业要整合的机会还不高。


现在大环境景气不是很好,大家都在思考未来发展,电动车是现在科技业中的热门产业,大家都想跳进来,商机与需求确实存在,但当竞争者变多,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关键,我们也会担心因为削价竞争,把想将产业做好的业者淘汰掉。


现在才想进来的厂商会很辛苦,虽然市场门槛不高,但就像零售代理一样,以前柑仔店就可以满足大家需求,但现在消费者要的是711、全家这种能提供多元服务的店家。


充电桩营运其实并不简单,站点要做好24小时服务的准备,但光是软件服务的系统成本就很惊人,我们每年花在软件资源的钱相当可观,未来市场价格竞争只会愈来愈激烈,我相信接下来几年充电市场会满刺激。


问:产业重整时,有机会与其他同业合作吗?


答:未来随着大厂市占率愈来愈高,规模较小的业者或是新创团队可能会透过结盟的方式生存。华城电能不论是在充电桩,或是充电站的市占率皆属于前段班,并不排斥与其他业者结盟,对于产业结盟持开放态度。


我们的发展时间比较久,资源跟经验比别人多,跟许多车厂都有合作,可以把之前的经验跟业者分享,我们会继续累积经验,让竞争者追不上。


问:市场传出AC充电桩陷入价格战,DC充电桩则是各家业者拼技术的战场,您如何看待此现象?


答:确实有观察到AC充电桩价格掉很多,但也是市场竞争激烈,大家对价格敏感度增加,因此价格下滑是可预期的情况。


华城电能的充电桩进入第四代,我们持续根据市场跟客户需求,调整充电桩的规格。发展DC充电桩不只是单纯提升规格,也要去考量建置成本,当设备、建置成本提升时,对消费者的收费标准也会随之提高,不单只是纯粹追求高功率,设备商也会配合市场机制,对业者来说,提升技术规格与成本确实是两难。


问:您观察市场对AC、DC充电桩的需求为何?


答:因为电动车还不是非常普及,充电站点很分散,车主还是追求充电速度快,短期内快充发展确实会比较快,但等到电动车逐渐普及,假设每栋大楼都有慢充设备,车主就不会一味追求速度。


电动车充电行为如同手机充电,现在手机充电非常方便,假设普及率高后,车主只要在上班的办公大楼或是住家就可以充电,充电行为不需要连续性。


问:近期国道服务区充电站陆续招标,华城电能有规划参与竞标吗?


答:我们有计划参与投标,休息站是很重要的点,但以目前电动车的普及率来看,在高速公路设充电站很难赚钱,原因在于休息站离市区很远,光是电力设备的建置成本就很高。


普通的市区站点设备工程是百万元,高速公路却是好几倍,现在使用率恐怕也不高,初期没有投标是评估后觉得效益不高,但现在市况有较好一点,也许初期不会赚钱,但我们目标在于让会员知道在高速公路行使时,也可以使用华城的充电桩,不用担心长途开车时没有充电站点。


问:华城电能站稳台湾市场后,有计划往海外拓展吗?


答:当初的策略是先站稳台湾本土市场,再去做外销,但随着台湾充电桩市场市占率逐渐提升,2023年会有海外发展的计划,将以欧美市场为优先目标。


我们在海外事业的策略上,首要推动产品外销,下一步建立海外营运团队,将在台经验复制到海外,目前团队正在做前期市场调查,了解欧美市场的充电桩及电网规格及客户群。


问:台系充电桩设备商在海外保有一定市占率,华城电能能否有新的突破口?


答: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条龙的服务体系,这也是许多车厂选择我们的原因,可提供车厂充电桩设备、充电站工程、充电服务营运等,是台湾业者中唯一跨足上下游供应链的厂商。


不过海外拓点也有挑战,最大的挑战在于欧美国家对设备要求高,华城电能在台湾已有一定知名度,但海外市场相对知名度并不高,初期起步阶段会较为辛苦。


我们早期也有切入过国内市场,但国内电动车发展快,在政策推动下,国内业者的技术进展比台湾领先近3~5年,台湾的充电设备在国内其实是属于技术较为落后的产品,要把脚步放在国内会较为吃力。


问:展望2024年,华城电能有哪些新的目标与规划?


答:在设备方面,会持续根据不同车款开发产品,并引进高功率的设备,2023年在AC充电桩上,截至2023年5月中,慢充已有333支 ,我们目标建置520支,DC充电桩则会视市场情况。

服务方面,随着会员数与使用量愈来愈多,充电次数已是同业的好几倍,会想办法改善车主的服务体验,把顾客体验做到最好。即插即充的功能目前也在验证阶段,最快2023年第3季会推出。


目前主要业务包括充电桩设备、充电工程、站点营运,三大项业务成长都相当不错,随着电动车数量成长,充电需求增加,光是车厂的合作成长性就相当可期,预期车厂将是未来公司的主力合作对象。



责任编辑:朱原弘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