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降低通膨法案》(IRA)电动车(EV)购买减税政策,如今被发现存在漏洞可钻,如近几个月国内业者正寻求利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在韩国制造电池、再安装于美国制电动车,可能可符合美IRA法案的减税要求。
对此彭博专栏作家高灿鸣(Tim Culpan)认为,这对美国电动车供应链来说是一项新危机,拜登政府(Biden Administration)应尽快移动以避免国内业者有可乘之机钻任何漏洞,且应聚焦于重新取得对美国电动车未来的掌控上。高灿鸣认为,修补这些法规上的漏洞,才可避免美国面临持续的供应链危机,且在提振技术发展的倡议上,更加迅速采取移动。
美国在锂离子电池部分最重要零组件生产上,落后于国内、韩国及日本,且北美占全球电池生产量仅4.4%占比;锂电池隔离膜、电解质、正极、负极全球产能占比同样仅个位数,显示美国在电动车制造供应链自给自足上,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的《跨党基础建设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以及2022年通过的IRA法案,均是为加速美国在本土电动车制造供应链上,跟上国内、韩国、日本脚步的立法。
但IRA法案中对购买每辆电动车给予的最高7,500美元购车减税优惠所列条件中,却让国内业者找到可钻漏洞,同样可切入美国电动车制造供应链的「巧门」,此即韩美FTA。因此可见过去4个月内,中资业者与其韩国合作伙伴已宣布对韩国5个新电池厂,投资约5.1万亿韩元(约40亿美元),借此在韩国制造电池,再安装至美国制电动车上。预期还会有更多中资业者在韩国有这类合作投资案。
国内与美国没有签FTA,但韩国、墨西哥、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有,这些FTA反而成为美国IRA法案本意保障本土及合作盟国为基础的电动车制造供应链下,可被国内业者钻漏洞的机会,无形中形成美国电动车制造供应链仍依赖国内供应链的情况。
高灿鸣认为,拜登政府必须体认到的是,电动车供应链不是只有制造的部分,海外强权对于从原材料到零组件等基础技术的掌控,才是美国发展自有电动车供应链的一大风险存在。
高灿鸣也点出,IRA法案购车减税政策的问题,认为这是从需求端促进降价、刺激买气的诱因,但让电动车价格下降却无助于解决车厂的产能问题,如福特汽车(Ford)就面临这个问题。福特2023年7月称,当前纯电动车(BEV)降价战,是导致该公司缩减其产量扩张计划的其中一项因素。
福特已将原订2023年达到60万辆的产量目标,延后到2024年达成,且放弃2026年底前要达到1年200万辆电动车产量的达成目标。
责任编辑:王桢莹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