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存储器市况不佳,但国内DRAM指标厂商长鑫存储向美国官方坦承制程技术未达18纳米后,2023年可望如愿扩充19纳米第三代(原称17纳米)制程,不仅获得大基金投资支持,近期也传出将透过IPO募资,启动先前受到延迟的扩充计划。
另一方面,SK海力士(SK Hynix)提高无锡厂的21nm旧制程产能,引发市场一度倒货DDR3,台系存储器业者原酝酿调涨价格的如意算盘面临落空。
美国在2022年全面管制国内半导体发展,包括限制国内采购18纳米以下的DRAM先进制程设备,外界预期长鑫存储将首当其冲,不过事后传出长鑫存储向美国商务部申请特别出口许可,并坦承其号称17纳米制程并未符合实际水准,相当于其他DRAM大厂19~20纳米制程,获得美国官方许可放行。
尽管日前美光遭到国内禁止采购的反制,引发美国政界一度扬言报复长鑫存储,不过业界认为,虽然中美科技战的僵持局面在短期内难以破冰,但若报复手段过猛,恐将导致战略竞争失控。
尤其中美近期即将展开外交会谈,在长鑫存储的技术制程仍然明显落后情况下,美方应不愿因小失大,误把焦点置放于国内DRAM产业竞争。
随着DRAM价格下滑趋势进入底部盘整,利基型DRAM已有部分应用需求逐渐回温,业界透露,过去合肥长鑫陆续宣布过19纳米、17纳米等制程,如今在美方限制下,17纳米「正名」为19纳米第三代产品,虽然获准可以继续量产,但美国设备业者出货并未恢复如常,因而传出计划将采购更多国内半导体制造设备,全年资本支出也加码50亿美元以上。
由于长鑫存储先前遭到禁止,导致扩充进度延迟,经过数个月来积极争取的峰回路转,新19纳米制程将成为未来扩产重点。
但台厂认为,由于美方禁令仍有许多灰色地带,未来仍将局限于国内内需市场,尤其是供应国内手机品牌的移动存储器产品,故LPDDR4原本就是长鑫存储的主力产品,虽然目前DDR3市场需求并不好,不过在新产线投入后,预计DDR3 4Gb产量也可望随之增加,但与台厂直接正面对决的影响,可望将在不同区域市场布局而降低冲击。
另一方面,受到美国商务部管制半导体设备进口冲击,SK海力士在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升高,针对无锡厂制程进行调整,预计将提升21nm产线比重,该制程主要产品将以DDR3、DDR4 4Gb等。
市场传出,在美光受到国内采购限制后,台厂本来有意趁势调涨价格,但正逢SK海力士转换产线,导致现货市场人心浮动,DDR3倒货乱流四起,影响近期DDR3价格持续低迷不振。
对于SK海力士无锡厂改增产DDR3,台厂私下指出,韩系大厂终究会要朝向主流产线升级,等到景气复原,产能仍将转移至DDR4的长期规划,但对于利基型存储器客户而言,更重视长期稳定的供应承诺,不少客户也担心目前增产只是短期策略调整,对于能成为长期供应夥伴仍抱有疑虑。
存储器模块业者认为,目前DDR4主流产品的价格尚未到底,但DDR3的产能供给相对有限,工控客户对库存水位的要求较高,虽然先前仍有价格波动,但预期DDR3的价格已进入底部阶段,不过存储器供应商的库存很高,因此价格仍很难拉动调涨。
存储器IC业者钰创指出,2023年上半的存储器市况可望落底,个别应用需求开始有提升,开始出现拉货补货的动作,预期2023年将处在库存去化的状态下,但预估在去化完成后,2024年将可望回到赚钱获利的景象。
来源:digitimes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