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火下 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各自绽光
来源:陈宜君 发布时间:2022-11-22 分享至微信


中美芯片战开打,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将成为主要受益者。DIGITIMES数据照片
中美芯片战开打,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将成为主要受益者。DIGITIMES数据照片

美国为防堵国内大陆取得关键半导体技术而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造成两国敌对白热化。东南亚成为中美相争的最新战场,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料将成为芯片战的主要受益者。


据Tech Monitor报导,国内2020年共进口总值108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其中25.4亿美元来自日本,其余来源包括台湾(22.4亿美元)、韩国(11.6亿美元)、马来西亚(7.64亿美元)和新加坡(7.54亿美元)。


中美芯片战虽可能造成全球过去数十年来建立的半导体供应链断裂,却也为其他亚洲国家,尤其东南亚带来填补供应链缺口的机会。


新加坡


新加坡自独立建国以来,就以吸引跨国企业投资做为该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区域供应链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该国。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主管创新与创业事务的副局长周广源曾比喻,「大象打架时,草地会被践踏;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必须确保自己不会被大象踩到。」


星国外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则表示,美国的芯片禁令几乎等于宣布科技战开打,可能对新加坡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据新加坡政府统计,半导体是该国最大的制造产业,2021年为国家贡献7%的GDP。另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复杂性观察站(Observatory of Economic Complexity)数据显示,新加坡2021年对国内出口的芯片总值约7.54亿美元。


周广源指出,美国的芯片禁令可能迫使新加坡半导体业者,采购完全在美国设计与生产的芯片,或干脆专门针对国内市场重新设计产品。


马来西亚


华府芯片禁令重创国内半导体产业,马来西亚可望坐收渔翁之利。


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协会(Malaysi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MSIA)主席王寿苔认为,目前在国内生产半导体的业者必须寻找因应美国禁令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就是将生产业务从国内转移到他地;部分美国业者也必须设法解决无法将芯片出货到国内的问题,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有机会受惠。


这是因为马来西亚早已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该国半导体后端制程产能约占全球的80%。尽管大马可能遭受半导体供应链断链冲击,但部分分析师认为,该国的半导体生产实力具有优势。


越南


不过中美芯片战的最大受惠者,可能是越南。国内围堵COVID-19(新冠肺炎)大流行所采取的严苛动态清零政策,是造就越南崛起成为芯片生产中心的关键原因之一,全球半导体制造商为了避免供应链中断,开始将国内产线就近转往越南。


越南半导体产业吸引的外来投资近来激增。美国半导体巨擘英特尔(Intel)在2021年宣布,将针对其位于越南胡志明市(Ho Chi Minh City)的芯片组装和封测厂加码投资4.75亿美元。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在2022年8月宣布,追加投资33亿美元,以扩充其在越南太原(Thai Nguyen)省的工厂,目标是在2023年7月前开始生产半导体元件。


越南本土半导体业者的生产能力也有所突破。该国科技巨擘FPT集团(FPT Group)旗下半导体部门FPT Semiconductor在2022年9月宣布,该公司第一条芯片产线已开始投运。



责任编辑:游允彤

[ 新闻来源:DIGITIMES科技网,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icspec App。如对本稿件有异议,请联系微信客服specltkj]
存入云盘 收藏
举报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