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台积电收不到设备只收到道歉!为何半导体供应链这么脆弱?
供应链中断让台积电苦于无法如期取得半导体设备,不得不派遣团队与供应商沟通,究竟半导体供应链为何如此缺乏弹性,一而再处于供应链中断的威胁。
半导体设备短缺的问题正日益恶化,根据《日经亚洲》报道,台积电今年3月和6月分别派遣团队前往美国和日本,因为他们没有收到理应从海外远渡而来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只收到供应商迟来的道歉。
对于已拟定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的台积电而言,半导体供应链的脆弱已经影响到他们的扩张计划。先前《华尔街日报》就披露,台积电已经开始为客户打预防针,因为设备采购上的瓶颈,2023、2024年他们恐怕没办法如预期地增加半导体产能。
半导体供应链在缺什么?
今年3月,台积电也曾派人前往美国了解,为何订购的设备需要等待长达18个月的时间。而且从具有极高精度的蔡司镜片,小至塑胶管、阀门等零件,都陷入供应短缺的难关。
根据《日经亚洲》报导,东京威力科创、 Screen Semiconductor Solutions(后称Screen)等半导体设备商都通知台积电他们必须再次延后交货时间。Screen制造的化学清洗机对半导体制造业非常重要,然而他们也遇上严重的供应链问题,难以取得特殊塑胶制作的阀门、塑胶管、泵等零件。
虽然阀门、塑胶管听起来不像需要高度技术力,应该随时能找到替代品,但实际上能够生产符合半导体制造所需严苛标准的供应商数量不多。这些小零件需要利用氟聚合物(fluoropolymers)这种特殊材料打造,对于会用到腐蚀性化学物质、超纯水的半导体设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零件。
且不断往供应链上游来看的话,能够供应半导体级原料的厂商更是稀少,部份氟聚合物全世界仅有两家公司生产,而氟聚合物的原料“萤石”有60%来自中国大陆,面对越趋紧绷的中美关系,也让萤石的供应稳定充满未知数。
技术门槛高,供应被少数企业把持
如同因凡阀门、塑胶管供应短缺,使得半导体设备出货延宕,半导体领域到处都充满著仰赖少数、单一供应商的情况,波士顿顾问公司的研究显示,半导体供应链中存在超过50个环节,其中65%以上供应来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
好比说,超过70种半导体原料超过60%由日本供应,而光阻剂、清洗剂、铝质电解电容等材料更近乎被日本垄断。2019年爆发的日韩贸易战,日本便是利用在半导体原料上的关键地位,掐住韩国电子与半导体产业的命脉。
《日经亚洲》指出,ASML的EUV机(极紫外光微影)更突显出要在半导体供应链中替换零组件有多么困难,有时根本没办法找到替代品。
EUV是先进制程所必须的制造设备,一年仅出货数十台,EUV的供应会直接影响半导体公司能否按照预期扩产,也是台积电格外重视的供应环节。
稍早的财报会议上,ASML就坦承经济动荡、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同样冲击了设备的交货时间,将部份设备延后至2023年交货;而《日经亚洲》则披露,有部份设备的交货时间延长了两年之久。
ASML的EUV机极度仰赖蔡司的镜片技术,两者已经合作长达30年之久,其精确度号称足以从地表准确定位到月亮上的一颗乒乓球。如此精准的镜片目前没有任何其他厂商可以替代,就算ASML伙同其他供应商投入研发,起码5到10年才有办法取得初步成果。
以美国在参众两院通过的芯片法案为首,各国经历半导体短缺后,都试图推动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发展,希望确保供应链稳定。但就如同上述提到的半导体原料与零件,都有极高的技术门槛,由少数企业所把持,要在一国之内建立自给自足的半导体供应链,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前台积电发言人孙又文也在近日与《彭博社》的对谈中提到,半导体是各国协力合作的结晶,只要缺少一个环节供应就会中断,想确保所有环节都在中国台湾完成,不是个现实的作法。
2、辽宁省数字经济新政出炉,推动集成电路装备、软件、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
集微网消息,7月2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引育市场主体、提升产业能级、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发展生态。
引育市场主体
壮大骨干企业。对首次进入全国电子信息百强、软件百强、互联网百强的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备案的省级“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鼓励各地区对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以上的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给予奖励。
培育中小企业。建立重点培育企业成长档案,实行常态化跟踪服务。对新认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提升产业能级
做强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巩固提升集成电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优势,推动电路类、连接类、机电类、传感类、光通信、功能材料等信息技术产业及配套产业提质增效。对新建、增资扩产项目建设,给予单个项目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支持建设产业集群。以园区为载体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集成电路装备、软件、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名园)、国家级集成电路装备基地,开展省级软件示范城市及园区、数字经济园区等评定。对国家和省新认定的集成电路基地、软件名城、软件产业园区(基地),获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园区等主体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动5G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智能计算中心。公共机构所属建筑物和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设施,积极支持建设5G网络设施,经协商一致可免费提供必要的场地。加强转供电管理,降低5G网络运行成本。支持建设5G行业专网,各地区对建设所需用地、用房、用电等配套条件给予保障,鼓励对行业专网用户给予流量奖励。
提高创新能力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实施科技赋能数字经济发展计划,在集成电路及装备、高端软件、5G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新型通信网络等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加大科技攻关支持力度,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对列入计划的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资金支持。
营造发展生态
拓宽融资渠道。设立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跟投等方式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资金。聚焦“科创板”,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分类发掘储备上市后备企业。落实《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的意见》。(校对/韩秀荣)
3、上市大涨超50%,存储器厂商江波龙成功登陆创业板
集微网消息,8月5日,江波龙今日正式登陆创业板,公司证券代码为301308,发行价格为55.67元/股,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24.76倍,计划募资15亿元。
今日开盘后,江波龙高开80%,截至发稿,该公司涨超52%,报84.88元/股,总市值达到350亿元。
资料显示,江波龙主要从事Flash及DRAM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公司聚焦存储产品和应用,形成固件算法开发、存储芯片测试、集成封装设计、存储产品定制等核心竞争力,形成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及内存条四大产品线,拥有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和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公司存储器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物联网、安防监控、工业控制、汽车电子以及个人移动存储等领域。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获得境内外有效专利426项(境外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165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次,拥有软件著作权65项。
目前,江波龙已与华勤技术、闻泰科技、龙旗技术、天珑移动等行业领先的整机ODM厂商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行业类存储器进入传音控股、中兴通讯、字节跳动、萤石网络、清华同方等行业龙头客户的供应链体系。消费类存储器客户包括京东、亚马逊、沃尔玛、BestBuy、Office Depot 等知名零售商。
同时,公司与主要存储晶圆原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全球最大的存储晶圆原厂三星电子合作历史超过 20 年,与全球领先的存储晶圆原厂美光科技、西部数据(闪迪)亦有超过 10 年的合作历史,同时与国内晶圆原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开展业务合作,并多次获得三星电子、西部数据(闪迪)、长江存储等上游原厂授予的“最佳合作伙伴”等称号;在主控芯片领域,公司基于慧荣科技(SMI)、联芸科技、美满电子(Marvell)等主流厂商的主控芯片自主开发固件软件,并且深度参与主控芯片架构的定制,以实现高性能、高品质、创新型产品方案。
根据闪存市场(CFM)发布的2020年eMMC嵌入式存储市场份额排名,江波龙eMMC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七名。根据Trend Force发布的2019年全球SSD模组厂自有品牌渠道市场出货量排名,公司旗下Lexar 品牌SSD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七名。根据Omdia(IHS Markit)数据,2021年1-6月,Lexar存储卡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名、Lexar闪存盘(U 盘)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名。
(校对/李正操)
4、工信部开展虚拟现实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情况专题调研
集微网消息 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在京调研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情况,并召开有关企业座谈会。
会议强调,要针对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赋能工业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快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瞄准行业痛点、难点,不断提高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要加强政策宣贯和供需对接,加快推动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落地推广,努力实现虚拟现实产业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双向赋能。
据江西发布消息,8月1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在2022世界VR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将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再上新台阶。(校对/魏健)
5、沈阳发布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三大集成电路领域项目在列
集微网消息,7月28日,沈阳市科学技术局发布2022年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此次共遴选43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对外张榜发布,涵盖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多领域。
其中,在集成电路领域,包括3个项目,分别为新型智能可穿戴柔性电子微纳集成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晶圆表面在线工艺缺陷检测软件关键技术攻关、真空干泵用高效屏蔽电机关键技术攻关。
以下是项目具体要求:
新型智能可穿戴柔性电子微纳集成系统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目前新型智能可穿戴监测设备所用的核心微电子集成系统难以实现柔性弯折、延展,造成其难以实现随体、随形、轻薄无感化贴敷穿戴的问题,围绕可穿戴设备需求,开展基于聚合物衬底的柔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多维仿真和制备技术的研发以及基于硅基衬底的柔性集成电路芯片可靠性检测技术研究,突破柔性芯片设计和制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制新型智能可穿戴监测设备所需的柔性电子微纳集成系统,并开展试验验证,形成产品。
晶圆表面在线工艺缺陷检测软件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涂胶显影机工艺缺陷导致的良率下降问题,开发晶圆表面在线工艺缺陷检测软件,能有效识别微尘、工序残留物、研磨缺陷、晶体缺陷、划痕缺陷等晶圆表面常见工艺缺陷,同时具备表面 EBR、Notch 位置检测、Golden Wafer 制作功能;整体系统具有友好交互性、灵活扩展性,具备配方生成、管理、结果查看分析、系统维护、报警管理、SEMI 协议通讯等功能,可实现集成电路生产工序中快速精准的缺陷检测、分析和存储,从而提升产品良率。
真空干泵用高效屏蔽电机关键技术攻关
(1)真空环境下电机定子环氧树脂灌封技术开发:传统屏蔽套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涡流损耗,为进一步提升电机效率,国际上率先使用环氧灌封技术予以替代,但工艺技术的实施难度较大。
(2)屏蔽高效电机的电磁设计:需要优化设计,降低能耗,且性能指标满足真空干泵需求。
(3)电机真空密封阻燃结构设计:集成电路工艺环境对电机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电机整机及引线等附属结构需符合 SEMI标准、真空密封和阻燃等要求。
(校对/魏健)
6、戴伟民: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5年
集微网消息,8月5日,芯原股份主办的第十二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面向“智慧出行”的创新IC新品推介,共有10款国产芯片亮相本次论坛。
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在论坛上回顾了松山湖论坛历年推介的IC产品情况,据他介绍,过去11年推介的产品共有89款芯片,其中量产了82款产品,有92%的芯片达到量产水平。松山湖论坛过去共推介了63家本土IC企业,其中15家上市,1家已经过会,上市率达25.4%。另外,还有多家企业正在IPO进程当中。
戴伟民指出,目前国内外形势严峻,甚至有人说“今年是过去5年最差的一年,今后5年最好的一年”,因为近段时间科创板多家芯片企业破发,很多投资者只看不投。所以关于到底当下是好的时代还是不好的时代,业界说法不一。
在戴伟民看来,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虽然经济衰退是没有悬念的,集成电路产业周期下行也是没有悬念的。但今后5年将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5年,因为安全可控目前已经是产业内头等重要的事情。5年内如果产品能够在第一梯队突出重围,则能够获得成功,但如果5年仍然无法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则未来也很难获得一席之地。
作为投资而言,戴伟民认为,未来3年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也会涌现出不少的机会,但再经过3年的考验,一部分发展不顺利的公司倒闭之后,当市场上的标的变少时,半导体行业投资将会变得非常拥挤,机会也将变得更少。
7、一周AIoT产业观察 | 英特尔“割肉”傲腾;2025年国内车载摄像头市场将破亿颗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导致,全球手机市场销量不景气。不过,尽管智能手机行业景气度不足,但目前手机厂商竞争格局并未有明显变化;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制造业正在推动转型升级,从低成本竞争策略转向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数据驱动的企业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手段;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继手机之后的又一大智能终端赛场,由于与传统汽车在产品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将带动非常庞大的汽车产业链。
— 通信 —
1、Counterpoint:2022 Q2欧洲智能手机销量环比下降13%
集微网消息 近日,Counterpoint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11%,环比下降13%,为4000万台,是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爆发以来最低季度销量。
总体而言,销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恶化的宏观环境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其中,三星和苹果两大巨头成功实现出货量和份额的增长。小米和OPPO则受到国内疫情管控的影响,各自在欧洲市场出货量均出现两位数的环比下降。不过,另一家中国新锐品牌realme则继续扩张,第二季度出货量实现两位数的环比增长。
2、英特尔计划于2024年推出Wi-Fi 7产品
集微网消息 近日,据韩媒ETNews报道,英特尔计划2024年在笔记本电脑上率先应用Wi-Fi 7无线网络技术,数据处理速度可以达到现有Wi-Fi 6E的两倍以上,并将逐步扩大Wi-Fi 7的应用,预计在2025年进入主流市场。根据英特尔的计划,Wi-Fi 7技术将首先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然后再扩展到其他设备。英特尔预测Wi-Fi7的应用将会扩大,它将通过高端游戏、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扩大产品应用,加强对WiFi市场的渗透。
3、美国启动新一轮5G频谱拍卖
集微网消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日前表示,已在其最新的中频段频谱拍卖中公开招标,将在美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拍卖大约8000个2.5 GHz频段的县级许可证,以推动下一代5G无线服务。
据路透社报道,FCC主席Jessica Rosenworcel周五指出,众所周知5G覆盖率存在差距,尤其是在美国农村地区,此次拍卖是填补差距的一个独特机会。
编辑点评:受恶化的宏观环境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对当前市场来说,最大的难题是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手机了,一方面因为消费预期不好,从而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手机。另一方面,则是伴随着市场的变化,当前的高端旗舰机的价格越来越高,之前三四千就可以买足够好的旗舰机了,现在的旗舰机却动辄上万,已经逐渐超过了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极限。
— IoT —
1、工信部公示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集微网消息 8月3日,工信部根据《关于开展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将拟入选的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名单进行公示。
根据公示信息,包括诚益通、北方导航、曙光信息、太极股份、用友软件、机器人、佳电股份、上汽集团、亚威股份、康尼机电、海康威视、蓝思科技、山河智能、昊志机电、德赛西威、鹏鼎控股、长安汽车、四川长虹、大禹节水、特变电工、酷特智能、公牛电器、金牌厨柜等等逾20家上市公司进入入选名单。
2、小米发布米家眼镜相机 屏幕像素密度达3281ppi
集微网消息 8月1日,小米对外发布一款米家眼镜相机,简而言之,就是在眼镜上加入了相机,并宣称是“影像酷装备,见前所未见”,主打拍摄功能。这款眼镜相机配备了两颗摄像头,分别是1颗5000万像素的主摄镜头以及1颗8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相机支持5倍光学变焦,以及最高15倍的混合变焦,可以实现快速抓拍。
据了解,这款眼镜内置1000mAh电池,可以支持最长100分钟的录制时间,不过重量偏重达到100g,相比日常佩戴的眼镜重不少。另外,这款眼镜配备的是Micro OLED显示屏+自由曲面光学棱镜组成的自由曲面光学显示系统,降低了光线在传导过程中的亮度损失,屏幕像素密度可以达到3281ppi,峰值亮度3000nits,峰值入眼亮度达1800nits,户外也可以正常使用。
3、工信部: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6万台,营收超800亿
集微网消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29日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在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营收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近年来,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下,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断提升,2020年达到每万名工人246台,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应用领域覆盖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
4、英特尔放弃傲腾业务 重心转为CXL方向
集微网消息 7月29日,英特尔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随后不久,英特尔对外表示,将不再开发傲腾新产品,并逐步停止傲腾业务。
英特尔方面认为,关闭傲腾是优化产品组合支撑IDM 2.0战略的重要一环,该业务的关闭也将为英特尔带来5.59亿美元的减值,并且,事实上,在IM工厂被美光收回并卖给德州仪器后,Intel已经没有办法生产傲腾所需的3D Xpoint芯片了。
5、华为发布鲲鹏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集微网消息 近日,在2022武汉高性能计算大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鲲鹏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据官方介绍,该方案基于鲲鹏全栈打造,涵盖硬件使能、基础软件、应用优化等能力,鲲鹏可通过硬件开放和软件开源,提供高性能、高算力的整机产品和完整的高性能计算基础软件栈。
6、海康威视:截止2021年底拥有5799件有效专利
集微网消息,海康威视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坚持投入,上市12年以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54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超10%。截止2021年底,公司累计有效专利数量5799件。
公开资料显示,海康威视主营业务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多年蝉联第一位。在汽车电子业务方面,海康威视聚焦于智能驾驶领域,以视频传感器为核心,结合雷达、人工智能、感知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以视频技术为核心的车辆安全和智能化产品供应商,主要业务覆盖乘用车前装及后装、商用车市场。
编辑点评:就目前来看,国内制造业在技术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质量效益水平等与世界制造强国尚有不小差距,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水平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从根本上讲,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制造、特征是智能。智能只是手段、工具,即使再先进的智能,也需要融入制造实体才能发挥效能。
— 网联汽车 —
1、CINNO: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搭载量将增长至超1亿颗
集微网消息 近日,CINNO Research发布报告称,车载摄像头相较于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成本低和硬件技术相对较成熟,因此,将率先成为汽车智能化应用的核心传感器。在政策指引和电动车智能化浪潮的助推下,车载摄像头将加速发展,CINNO Research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摄像头搭载量将增长至超1亿颗,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 21%。
2、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合建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
集微网消息 近日,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在乌兰察布合建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算力可达600PFLOPS(每秒浮点运算60亿亿次),可将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速近170倍,主要用于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模型训练。
据了解,内蒙古的乌兰察布正好处于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上。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包括阿里巴巴、苹果在内的12大数据中心目前已落户乌兰察布。该地也因此被称为“草原云谷”。同时,“扶摇”也是更绿色低碳的智算中心,结合乌兰察布当地天然的气候优势,采用风冷、AI调温、模块化设计等绿色技术,可实现全年超过80%时间全新风运行,年平均PUE小于1.2。
编辑点评: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汽车是继手机之后的又一大智能终端赛场,车载摄像头作为汽车感知外界的重要媒介,它提供的信息是汽车和驾驶员行动的重要依据。受益于ADAS渗透率提升,以及智能驾驶等级的提升,单车摄像头搭载数量快速增加。目前,许多新型智能汽车搭载的摄像头数量已经超过10颗。(校对/李晓延)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