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Greensboro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Greensboro)教授Nir Kshetri表示,区块链(blockchain)科技可提升透明度和效率,将令亚太区供应链显着受益。
Kshetri在East Asia Forum撰文指出,区块链正改变供应链,并促进跨境交易。例如矿业巨擘必和必拓(BHP Group)继2020年和宝武钢铁集团完成首起铁矿砂跨境区块链交易后,2021年又和国内五矿集团透过冶矿供应链交易网站MineHub,分享碳排放、金属分析等公司内部和跨境数据。
跨国车厂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则利用区块链科技,追踪各国工厂和供应商的汽车零组件状况,并和制造商、金融业者、保险公司、服务提供商、监管机关和客户实时分享信息。丰田希望借此减少召回率,并提高汽车安全性。
Kshetri表示,多数供应链涉及繁杂的供应商,除了生产实体商品外,还须处理信息和金融流。单起跨境交易平均涉及36种文件,且买卖双方平均须交换240份前述文件的副本;验证文件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交易至关重要。
他指出,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帐本,信息一经写入,就无法更改,因此可省去倚赖可信第三方的需求,进而实现更快、更低廉的交易,同时也提高透明度;由区块链科技所支持的贸易网络和供应链,将可持续减少诈欺和效率低落的问题,并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美国区块链软件公司BanQu指出,区块链科技已帮助各地企业省下15%的平均供应链成本,并将曝险率降低50%。
Kshetri认为,鉴于亚太地区的诈欺交易与日俱增,区块链透过强化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以减少诈欺的潜力,值得该区域的业者考虑采用。有研究发现,亚太区单笔交易平均须付出的诈欺代价在2019年为3.40美元,到2021年时攀升至约4美元,显示诈欺问题日益恶化。
除了减少诈欺,区块链系统还可消除货款单造假等风险。根据估计,使用区块链可让全球贸易融资缺口减少1万亿美元。新兴市场的中小企业因采用区块链而得到的益处,远高于取消关税或签署贸易协议所带来的好处。
部分国家政府也关注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例如澳大利亚在2020年宣布国家区块链路线图(National Blockchain Roadmap),将供应链追踪列为区块链的重要用途之一。
目前已有不少应用区块链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例如支付宝的澳大利亚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利用物联网装置生成的区块链和物流数据,提供贸易融资(trade financing)服务,随着货物在供应链中从上游往下游移动,Alipay Australia会将阶段性款项汇入供应商的数码钱包。
责任编辑:孙梓翔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