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年举办的股东会中,但凡公司遇到董监改选的议题,特别是董监名单出现较大变化时,往往容易引起外界的关注。像是群创在2022年提名的董事名单中,虽然人员不变,但原本代表鸿扬创投的群创总经理杨柱祥,及群创执行副总暨群丰骏科技董事长丁景隆却由原本法人代表,改以自然人名义出任,就引发外界的揣测。
同样的,在LED厂荣创公告的董事候选人名单中,原本为富士康旗下宝鑫国际法人代表的张登凯,在新的提名名单中,同样是以自然人身份担任董事。
对于群创董事名单的变化,富士康声明中强调,集团发展目标非常清楚,就是聚焦在3+3新事业;另外,有关集团面板事业的投资与经营,一直都是以创始人个人为主,集团仅持有少数股权。
从声明中不难发觉,为了聚焦在以3+3为核心的发展策略上,富士康将一改过往洒大网多方布局的做法,逐步收敛分散在不同领域中的资源,全力聚焦在以电动车、数码健康、机器人为主的产业,以及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及新时代通讯技术这些关键技术领域上的投资。
从富士康长期发展观察,不难发现富士康过往一系列的投资布局,多半是与客户的需求有关。不论是NB或智能手机客户,为了要增加终端系统组装的利润及竞争优势,所以尽可能的从上下游垂直整合切入着手,不论是发迹的连接器,到后续的机构件、机壳、面板、PCB板、镜头模块等不同产业领域中,几乎都可以见到富士康投资的身影。
不过这样的投资方式,在确立了3+3产业发展策略之后,势必将做出不同的改变。富士康逐步将集团资源聚集在3+3相关领域中发展,绝对是可以预期的方向。
当然,这并不代表先前的各项投资就不会再继续进行或投入,毕竟客户还是会有相关需求;对富士康而言,想要提升毛利率,除了在电动车等新兴产业领域中的发展外,持续在既有客户的产品组装端维持规模外,持续提高相关产品所需的模块及关键零组件占比,依旧还是富士康不会轻易改变的方向。
像是面板,在今后各项智能产业,以及智能城市的发展上,在人机界面沟通传递上,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对富士康而言,面对3+3发展策略的需求,则是需要重新确立资源运用的重要性,将资源放在最具效益的关键点上。所以是不是需要再将资源的重心放在已经趋于成熟的面板产业上,就成了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何况且经过前期的投资发展,目前这些先前由富士康透过不同方式进行投资的公司,多半已经在产业界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也能在市场上独当一面,就未来产业与市场发展上也都有了既定的规划与目标,所以富士康与其留在董事会中,让外界产生误解,倒不如安心当个大股东,反而可以坐享公司今后成长带来的利益。
过去,为了因应客户需求,富士康透过投资公司等不同方式,在许多产业都留下了投资的痕迹;现在,在3+3政策的引导下,检视过往投资成效并重新聚焦在3+3相关领域,则是富士康正在进行中的动作;未来,富士康势必还是会继续从事各项投资,但将会更聚焦在与3+3产业发展相关的领域中。
责任编辑:孙梓翔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